【本报记者 陈思远】清晨7:20,家住苏州吴江汾湖的IT工程师张伟,刷上海社保卡在青浦漕盈路地铁站旁的早餐车领取热美式。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,背后是长三角数字干线首批32项跨省通办事项的落地成果。
交通动脉催生双城生活圈
随着17号线西延伸段与苏州轨交10号线的无缝衔接,两地通勤时间压缩至23分钟。记者实测发现,通过"沪苏一码通"APP,从青浦万达茂到吴江万象汇的全程导航会自动优化换乘方案。数据显示,这类跨省通勤者已超8.7万人,较2020年增长4倍。
爱上海论坛 政务服务的"无感跨界"
在青浦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服务中心,吴江居民王芳仅用8分钟就办妥了上海公积金提取。这里部署的"云窗"智能终端,可同步调用两地12个部门的238项数据。值得关注的是,两地在电子证照互认方面突破性地实现了病历档案共享。
上海娱乐 产业链上的"数字孪生"
华为青浦研发中心与吴江开发区通过数字干线搭建的虚拟园区,已实现设计图纸的实时协同修改。精测电子技术总监透露:"过去每周要跑三趟苏州工厂,现在AR远程巡检能解决90%问题。"
上海龙凤419 (全文共计1896字,含6组数据可视化图表及4位跨省工作者的深度访谈)